欧洲为何出现“负电价”?
发布时间: 2025-04-18 12:58:19来源:ballbet贝博官网app下载
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欧洲电力市场频频发生“负电价”现象,出现了电力商向电力用户付费的奇妙现象。2025年1月2日,由于风能发电量高达40GW(1GW=100万KW),远超当时的市场需求,德国隔夜市场又出现了4小时的“负电价”,发电商不得不向用户付费以消耗多余电力。
2024年,欧洲多个国家已发生了“负电价”现象。据“欧洲电力交易所”(EPEX Spot)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力市场,2024年德国“负电价”时间累计长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负电价”则翻倍至356小时;西班牙首次出现“负电价”,全年累计247小时。根据“欧洲电力协会”(Eurelectic)的数据: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的“竞价区域”,有17%的时间出现了“负电价”。
用电不但能免费,甚至还能收钱,还有这样的好事?究其根本有两大原因:一是“风、光、水”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供应过剩,电力供大于求,电价就会下降,甚至变为负值。二是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电峰/谷期,与用电市场的峰/谷期在时间上不匹配。
从供需关系来看:“欧盟”地区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安装量增长创纪录。SEB首席商品分析师Bjarne Schieldrop指出:到2023年底,德国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超过了81.7吉瓦,而需求负荷仅为52.2吉瓦。
从发电与用电的峰值/谷值期的匹配方面来看:“风、光、水”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受大自然变化影响很大,发电与用电的峰/谷期不匹配问题必然发生。
从大的季节时段看,位于北欧的芬兰、瑞典,在冬季河湖水库冻结,水电供能量跌至谷底。而到了每年5月以后,随着天气转暖,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水体解冻、降水增加,水力发电量激增。而北欧地区夏季凉爽,极夜微明,既无空调用电高峰,也无照明用电增加,耗电量跌入谷底,平均电力价格跌至负数。
而短期天气变化,2024年底,欧洲经历了持续多日的无风天气,风力发电停滞,影响了民众用电。紧接着又因连续强风天气,使风力发电量激增,这种不稳定性供电,对发电设备和送变电的电网管理,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且会导致在某些时段产生“负电价”,影响电企利润。
电价降低,甚至“负电价”不好吗?用电不花钱,还能得补助,这不爽吗?问题是:企业要生存,就需要利润;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企业纳税。若企业发电亏损,还需要政府财政补贴(政府财政源于征税),那么社会运转迟早会宕机。
瑞典银行SEB研究所的报告:太阳能电力商在发电高峰时段,折价率达87%,甚至在部分时段电价会跌至负数。平均而言,“欧盟”太阳能电力生产商,输出每MWh(兆瓦时,等于1000千瓦时,即1000度电)电力只能产生9.1欧元收入,远低于非太阳能发电的每MWh70.6欧元。
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倒挂,不利于能源企业的发展与生存。2024年6月,欧洲最大的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商Statkraft,已经放慢扩张步伐,将减少新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设施数量,原因是成本上升、电价下降,损害了这些项目的盈利能力。
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行业发展,依赖大量银行贷款,进行巨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高利率背景下,企业越来越难以承受高额借贷成本。成本上升和电价下降的双重压力,使欧洲许多能源企业减少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设施的建设数量,发展速度减缓、企业利润下降,又影响了还贷能力,进而威胁到银行的金融安全。
越来越多的“负电价”现象也引发了政治争议,“欧盟”部分政客,开始主张削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补贴政策。因为即使在电力需求不足、发电过剩的情况下,政府仍然需要向发电商支付最低补贴,这影响了“欧盟”的公共财政可持续性。
从政治和战略层面看,“欧盟”会继续坚持可再生能源战略。因为欧洲地区缺乏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延续至今的“乌俄战争”使“欧盟”深刻感受到天然气供应的危机感,而掌握石油、天然气的三大巨头:美国、俄罗斯、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都不是善茬儿,没一个好惹的,要用人家的气,就必须在政治上做出让步。所以,欧洲竭尽全力构筑自己的能源安全体系。
从技术层面看,发电与用电的峰/谷期不匹配问题好解决。那就是“熔盐储能系统”,在发电峰值、市场耗能谷值时,利用高温熔盐储存槽内熔融状态的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这类安全而廉价的无机盐,储存巨大的热能,把暂时富余的能量储存起来。而在市场耗能峰值时,再通过热交换器释放高温熔盐的能量,驱动蒸汽发电机发电。这种能量储存方式,称为“热能储存TES”。
TES储能方式的热能损失速度很缓慢,约125cm厚隔热层,每月能量损失仅5%,能实现数以月计甚至跨季节储能,将欧洲夏季、大风时期所发电力存储起来,几个月后在冬季使用。
另一个现实、成熟的技术路径,是“欧盟”区家电全面更新,尽可能淘汰燃气设备,而改用电热设备(缺乏化石能源、燃气管道基本的建设薄弱的泰国,就是采取这一策略),以减少对天然气的依赖。
上述两大解决方案,在科技层面没有障碍,但在政治、金融、社会方面,“欧盟”所面临的难度很大。
“熔盐储能系统”技术难度不大,甚至智利都能自主大规模建设。难点在:“欧盟”冗长而派系纷杂的议会辩论、缓慢的行政流程、严苛的环保标准、各种人类权利/动物权利/植物权利/哲学沉思类等审查制度,以及严格的劳动保护、很短的上班时间,使TES在智利这类发展中国家3-5年能完工的工程,在“欧盟”十几年、二十年都未必能讨论通过、审核结束,具体施工那就不知猴年马月了。
用电热设备取代、淘汰燃气设备,在崇尚个体选择的欧洲,无法用强制措施推广。市政、住宅、管网等硬件设施改造,仍面临上述权利和政策的审核,且绝大多数家电生产都集中在东亚地区,在贸易政策方面阻力颇大。
由此看来,欧洲“负电价”问题才刚刚显现,难以迅速解决。欧洲为寻求自身能源独立、能源安全,以及追求自己的能源道德理想,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东大的水电、风电、太阳能电、火电、核电,早就是产能过剩了!但是还是一个劲的扩张,电能白白的消耗浪费…也永不可能→→降价,更不会出现☞负电的[火炬][加油加油]
4月13日,网红夫妻李喜梅和大双哥官宣离婚。他们经历了诸多磨难,遭受了无尽的诋毁与网络上的辱骂,最终选择了结束这段关系。
午睡超过这一段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极目新闻、央视新闻) #打工人 #健康 #健康科普 #科普 #睡眠
山西“订婚案”维持原判,被告获刑3年,审判长答问:处女膜未破裂影不影响罪的认定?#媒体精选计划
订婚案宣判在即男方很平静 男方已被羁押712天,当地村民谈订婚案:不理解(极目新闻)
山西“订婚案”二审维持原判,男方父亲:女方没人出庭,会继续申诉#判决
对抗升级!特朗普怒了:哈佛大学不再“体面”,应对其征税!白宫回应:总统希望得到道歉!哈佛多项研究叫停,实验猴等动物将被迫安乐死
哈佛大学和特朗普政府的“对抗”进一步升级。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近日,美国联邦政府以冻结联邦经费为要挟,要求多所高校“整改”,美国著名私立学府哈佛大学则选择“硬刚”。据央视新闻,哈佛大学4月14日拒绝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对其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进行大幅改革的要求。
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
84岁老太被大女儿带出养老院,取光40万存款;送其入院 小女儿:外出未经我同意,养老院应担责
不料却在黄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母被数十年未来往、与前夫生的大女儿私自带出养老院,取走老人银行账户40万元。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 上一篇: 周二早盘热点汇总0318
- 下一篇: 气电再迎“激励考核”